8月19日,李福貴發布了一條自掏腰包兩萬多元、帶46位幾乎從未出過遠門的村里老人前往鄭州觀看戲劇《只有河南》的視頻。截至8月25日,該視頻點贊突破864萬。出發前,她為每位老人購買保險、備齊藥品,并安排四位導游隨行。有老人感嘆“打扮得比結婚還齊整”,因為這是人生中第一次旅游。而李福貴自己,卻好幾晚沒睡好,“直到最后一位老人平安到家,我才踏實?!币曨l中老人們的笑臉與李福貴無私的付出,令無數網友動容。有人感嘆:“河南不只有胖東來,還有李福貴?!?/span>

她鏡頭下的世界,沒有濾鏡、沒有腳本,只有實實在在的鄉土與人情。很多人問她到底掌握了什么“流量密碼”?她的回答,是用一次次“虧本買賣”和純粹善舉堆出的兩個字:真誠。
她的故事背后,是鮮為人知的艱辛。父母智力障礙,爺爺年邁多病,奶奶離世后,她以一己之力撐起全家。如今她走村串巷賣貨,卻總是笑得明亮,那笑容里有種超乎年齡的從容和堅韌。

李福貴的走紅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。她將目光投向被遺忘的鄉土與留守老人,串聯起無數普通人的情感共鳴。不少網友在她的視頻下留言“認親”:“麻煩看看村東頭的王奶奶”“這就像我老家”。她重新定義了“網紅”——不追逐浮華,不迎合喧囂,而是俯身向下、回歸真實。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也通過海外平臺轉發她的視頻,稱其“讓世界看到中國鄉村的堅韌與溫度”。更重要的是,她示范了流量的正向價值:流量不應只是攫取關注的工具,更應成為照亮現實、溫暖他人的力量。
李福貴像一面擦得锃亮的鏡子。在互聯網商業邏輯中,用戶常被簡化為數據與畫像;而在她眼里,用戶是會暈車、會走丟、會因第一次看戲而落淚的真實的人。她不做“用戶轉化”,只真心實意“對人好”。她不計算投資回報率,卻贏得了人心。網友由衷贊嘆:“她把一手爛牌打成了王炸”“她的視頻,一秒都不舍得錯過”……

作為自媒體博主,李福貴的善舉亦具有鮮明的時代性。在現代化進程中,農村空巢老人問題日益凸顯,傳統鄉土關系漸趨松散。她以自身行動重新激活了鄉土的溫情與聯結。農村需要這樣的“新農人”,他們扎根土地,亦搭建起通往更廣闊世界的橋梁。
在接受采訪時,李福貴說:“人家對自己好,也得對人家好。我想成為能照耀別人的人。”她的話語簡單,卻折射出最樸素的價值信念。她的故事之所以引發廣泛共鳴,正是因為她觸動了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:對故土的眷戀、對親情的渴望、對良善生活的向往。
她出身平凡,歷經坎坷,卻始終如向日葵般向陽而生。李福貴還想繼續走在鄉間路上,她相信日復一日的堅持、點滴之間的善意,終將匯成照亮人間的光。正如網友所說:“她的小貨車載不動利潤,卻載滿了人間星光?!?/span>
的確,這個時代需要的從來不是更多流量明星,而是那些能夠真實照亮生活、溫暖人心的點燈人。